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及影响
国际合作处供稿 2006.8.9
一、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的出台与目前的基本情况
2003年5月,日本修订了《食品卫生法》。依据新修订的《食品卫生法》日本于2005年11月16日颁布并于2006年5月29日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限量《肯定列表制度》。
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日本现行的制度只对255种农业化学品设立9321个限量标准,其它未制定标准的即使检出仍然允许流通和销售。而《肯定列表制度》中把农业化学品分为暂定标准、一律标准、禁用药物、豁免物质4大类800多种。
暂定标准---对734种农业化学品制定了51392个指标,其中与水产品有关的农业化学品约119种。其中7种与我国标准相同,2种宽于我国标准,5种比我国标准严格,105种我国尚未制定标准。
禁用药物---规定了15种农业化学品为不得检出。
豁免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虾青素、卵磷脂等68种。
一律标准---上述药物以外的任何药物残留,全部定为不得超过0.01ppm。
二、《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设限数量大幅增加
日本目前仅规定了225种农业化学品、9321个限量标准、涉及食品、农产品186种。在《肯定列表制度》中仅《暂定标准》一项就涉及到734种农业化学品、51392个限量标准、364种食品,分别是过去全部规定的2.8倍、5.6倍和1.4倍。
<二>限量标准更为严格
除一律标准外,日本已制定了《暂定标准》,而我国没有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492种,33418项,涉及食品、农产品262种;对同一种产品,日本暂定限量指标严于我国现行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74种、247项。该《制度》首次从单项法规向系统法规过度,限量标准几乎覆盖大部分农、兽药和添加剂,无限量放大了检测项目种类。
<三>检测项目成倍增加
根据《肯定列表制度》,每种食品、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400项。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检测项目将增加5倍以上。
日本是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5年我国对日本出口食品、农产品79.3亿美元,占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2%。2006年7月29日,日本农业新闻报道,财务省28日发表的6月份贸易统计表明,日本进口新鲜蔬菜的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3%。减少最多的是豌豆、青豆,其次是卷心菜、白菜。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肯定列表制度实施的影响。占蔬菜进口六成的中国蔬菜输日量下降了14%,1-6月份的输日总量为52.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8%。而《肯定列表制度》的出台与实施,日本强化了对我国食品检测项目,大大增加我国农产品、食品生产及加工、流通者的开支。特别是对一些鲜、活产品,由于检测项目的增加,除增加成本外,检测时间也将拖长,使鲜、活和出口的成功率大打折扣。
对日输出食品,日官方均要求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卫生证书,货抵日本港后,日方还要抽检检验,有的产品甚至是批批检验。而每种平均检测200项。每批检测费用约4万元。
三、我国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认真对应
2006年,是我国入世协议中某些行业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磨擦继续频发的一年。贸易磨擦会从产品、企业这样的微观层面,向行业这样的宏观层面发生。在表现形式上,除了传统贸易之外,还会朝着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要求等领域发展。
过去的一年,国外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1起,其中反倾销立案调查51起,保障措施立案调查5起,纺织品特保35起。
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越来越成为我国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日本为了保护本国食品生产者的利益,频频借助“药残”问题提高进出口标准,使我国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业界疲于应付,出口量大幅度下降,遭受重创。由于《肯定列表制度》的出台,出口日本的形势更趋严峻。
自由贸易使所有国家受益,而贸易磨擦则令当事国家受损。对付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必须恪守一个底线,那就是以开放而不是封闭的心态应对贸易磨擦,贸易报复永远只是威慑的武器,而不能真的投入使用。实现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的品牌、技术等方面转移,这是我们应对贸易磨擦的根本出路。
对待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政府要不断拓展和延伸服务领域。政府、协会、食品监测机构和企业要充分发挥“四体联动”应诉机制。特别是绿色食品行业要加强自律,要团结协作,强化监督和管理,严控源头,确立品牌,以质取胜,积极用科学发展观努力化解食品行业面临的新挑战。